案例介绍:桥梁主动避撞系统在浙江项目的应用
一、项目背景
浙江省某跨海大桥位于繁忙的航运要道,日均通行船舶超500艘次,船舶撞击桥梁风险较高。传统防护手段(如防撞墩、警示浮标)存在响应滞后、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。为此,该桥引入桥梁主动避撞系统,通过多技术融合实现船舶动态监测、实时预警与主动干预,全面提升桥梁安全防护能力。
二、技术实现
硬件组成与功能
AIS智能终端:实时采集船舶MMSI、航速、航向及位置信息,构建动态船舶数据库。
VHF语音发送电台:与船舶建立双向通信,自动发送语音告警或人工喊话驱离。
雷达液位传感器:监测桥区水位变化,联动液位显示屏实时更新通航净高数据。
桥涵灯与电控箱:提供夜间视觉引导,支持远程控制灯光模式(如闪烁警示)。
电脑/手机监控系统:可视化展示船舶动态、预警信息及设备状态,支持多终端协同管理。
系统架构与协同机制
基于“感知-分析-响应”闭环架构:
感知层:AIS、雷达传感器实时采集船舶与水文数据。
分析层:云端平台进行数据融合与风险建模,识别超速、偏航等异常行为。
响应层:通过VHF电台、桥涵灯、显示屏等多模态手段触发预警与干预。
说明:系统集成AIS、雷达、通信与显示设备,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安全管理。
三、应用效果
安全效能提升
管理效率优化
通航保障增强
全天候适应性
四、解决方案
船舶AIS信号覆盖盲区
恶劣天气通信中断
多设备协同复杂度高
总结
浙江桥梁主动避撞系统通过技术创新与多设备协同,为跨海大桥安全防护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。其高效预警能力与快速响应机制,显著降低了船舶碰撞风险,为“智慧桥梁”建设树立了标杆。未来,该系统可推广至全国高流量水域桥梁,助力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升级。